1.題庫類產品(自適應學習產品歸為此類),如猿題庫、魔方格等;
2.視頻課程類產品(直播和錄播),如猿輔導,三好網等;
3.答疑類產品,如作業幫、學霸君等;
4.O2O 類產品,如瘋狂老師,輕輕家教等。
本來每條賽道都有每條賽道的玩法,但是有意思的是,各個賽道的領頭羊們均不約而同的靠攏向同一個賽道——直播課程。
如,猿題庫更名猿輔導,業務中心轉移明顯;
學霸君不再滿足于人工答疑,推出“不二課堂”;
剛拿了大錢的瘋狂老師不再固守線下授課,推出了線上直播的叮當課堂。
教培領域傳統玩家新東方、好未來也不甘寂寞,除了在原有的以售賣課程視頻為主的新東方在線和學而思網校加入更多的直播元素外,還分別推出了酷學直播和海邊直播。
之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我認為,主要是基于兩個原因:
一是目前來看,其他模式本身多少存在問題。如 O2O 找老師普遍不被看好,大部分 O2O 平臺都已經向 B2C 轉型;題庫類或答疑類產品,雖然獲得了不小流量,但通過工具直接變現較難,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國內家長還沒有產生對課程之外學習產品的付費習慣。
另外一個是,今年起直播忽然大熱,成為新的當紅風口,這股風自然也吹到了其他領域,教育是其中一塊。
那么,直播教學是“終于走在了正確的路上”嗎?我們現來分析下,大行其道的直播特點。
多場景直播為何拔頭籌?
直播并不是新事物,這個市場甚至已經孕育出 YY 這類的上市公司。但是,應該指出的是,YY 是 PC 直播時代的霸主,今年的風口卻是移動直播——智能機的普及與 4G 時代的到來給移動直播帶來了足夠的硬件及帶寬支持。
現在,直播儼然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產業,主播和觀眾都實現了指數級的增長。
娛樂性直播大概可以分為三類:
秀場主播類;
游戲直播類;
體育直播類。
風頭最盛的當屬秀場主播類,映客、花椒等新貴都是基于此業務的。
為什么是秀場主播類直播忽然大火,而不是其他兩類呢(當然也火,在這只是相對來說)?是現在的主播小妹比前幾年更漂亮嗎?
當然不是,我認為根本原因在于移動直播的方式對此類業務的內容生產和呈現方式改變最大。
不少人只是片面的認為,移動直播不過是觀眾之前對著 PC 屏幕,現在對著手機屏幕,而忽略了直播是雙向過程,除了觀眾,還有主播。應該說對于游戲直播和體育直播來說,主播的變化不大——游戲主播還是要坐在電腦前面踏踏實實的打一局游戲,體育直播更是和原來一樣,由專業團隊拍攝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移動直播對于之前的內容生成改變很小,無非是觀眾的觀看方式上更加方便快捷。這樣的改變當然不能支撐用戶的指數增長。但是,秀場主播則不然。
PC 時代的秀場主播坐在專門的設備前,給大家進行表演。但是現在,對于主播來說,“秀場”無處不在——可以是宿舍,可以是車里,甚至可以是街邊。PC 時代的主播只能和大家唱唱歌、嘮嘮嗑,但是現在的主播們卻可以面對更多的場景,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當然,目前秀場主播仍然處于泡沫期,大量靠臉吃飯的小主播們不斷涌入,靠幾句“謝謝哥哥的小黃瓜”、“么么噠”刷臉得禮物,但是隨著泡沫期過去,能生存下來的主播一定是具有內容生產能力的。
相比于 PC 時代,移動直播應用了更多樣化的場景,極大的豐富了內容來源和呈現形式。這個過程和視頻社交平臺(美拍、快手等)的成長過程類似——初期大量無聊的美女自拍短視頻大行其道,慢慢地粉絲聚集到一些認真做專門性內容的賬號下面。
直播融入教學,直播課程這步棋應該怎么下?
教學直播只是新瓶裝老酒
現在的直播課程,從呈現形式來看,創新性很差,沒有搭上移動直播的風。幾乎可以認為就是把傳統老師在講臺上講的內容錄下來并轉播給觀眾而已,所以,我把它叫做新瓶裝舊酒。這樣的方式,在體驗感上能超越線下課程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有的教育直播從業者也都盡可能的回避這個問題,而是從其他方面,比如解決區域性教育不公平,或相對于面授更低的價格等去維護他們的產品。
但是,首先,你不是教育部,你解決不了教育不公平問題,因為只要實體學校不消亡,直播一定是輔助性的;其次,價格更低了沒錯,但是這不能彌補學習體驗感降低的損失。比如足球行業,在比賽轉播技術和接受度如此發達的今天,大俱樂部的門票收入依然高過電視轉播收入。沒有人會愿意在教育這個如此重要的問題上少花錢去獲得更差的效果。
所以,無論在線教育各賽道大佬們如何削尖了腦袋往直播課程的賽道鉆,無論同行友商們如何合力開拓這個市場,只要不解決學習體驗感差的問題,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和游戲直播和體育直播一樣,在大勢推動下有所增長,但只能在傳統教育后面撿剩的,作補充,絕對不能成為新的產業排頭兵。
那么,我們回來看一下這個問題:直播課程有沒有可能變成類似秀場主播的爆品呢?
我想是有可能的。這時候,我們的思維不能在局限于“把課程錄下來,就是直播”,要去思考傳統方式力不能及的地方,做到對手之不能,才能有希望讓直播課程真正成為能匹敵傳統教育的產業。
為了做到這一點,很多平臺和老師做了一些微調整,如教師主播化等。這些當然是有用的,但是并沒有觸及到傳統教育真正的痛點上。
傳統教育的優勢是教師、學生直接溝通,體驗感強,但是這也是劣勢——教師的施展空間被局限于教室這個場景,任何超出這個地理場景之外的教學環節都將被拋棄或者效率大大降低。比如,英語課堂上,學生們只能一臉憧憬的聽著老師描述他所經歷的英美風情和文化。移動直播技術的引入,我想給這個問題帶來的極好的解決方案。就如同它帶給秀場主播多樣的場景一樣,它一樣能給學生帶來更加充滿感官刺激的多樣化體驗。
之前我在某直播App上看到一個法國帥叔,走在巴黎的街頭,一邊走一邊視頻直播介紹當地的人文風情等。法國帥叔能沖進一片錐子臉主播小妹盤踞的排行榜,自然證明了大家對于這種方式的認可度,翻看每個主播小妹的直播絕不超過一分鐘的我,居然津津有味的看了帥叔一個小時。雖然,直播的整個過程非常隨意,但是如果能夠提前進行內容設計,我認為將會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法國文化實景課堂”。這種真實地理場景下的知識講授,對學生必然會有更大的吸引力,學生也會更好地消化吸收上課內容。
當然會有人反對我的上述觀點,認為在 K12 領域,很多學科和年級,如高中數學等需要非常嚴肅的演算過程,并非隨意的移動直播能提供的。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來源:校長運營圈(ID:yaohaotixy)
轉載:輔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