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為各行各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線教育也不例外。新技術在改變在線教育傳播手段的同時,也給它帶來了新的發展問題。這里要問:在“互聯網+” 時代,在線教育發展之魂是什么?
有不少人認為,效率應該是“互聯網+”時代在線教育發展之魂,因為如果沒有效率,在線教育就根本無法發展。筆者并不認同這個觀點。效率對于在線教育的發展固然重要,但是顯然無法達到“魂”的高度。就比如吃飽喝足對于一個人的生存而言是必需的,可不能因此說吃飽喝足就是人的發展之魂;同樣道理,效率決定了在線教育的生存,然而在線教育的發展之魂應該是一個更加高尚的東西。
知金教育副董事長袁江認為,不斷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要是“互聯網+”時代在線教育發展之魂。這個觀點有一定道理。因為,在線教育應該為學習者的學習服務。但這還不能成為一個終極答案。因為,學習并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在娛樂新聞、偶像劇、肥皂劇等放松的休閑方式面前,大多數人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放下學習,轉身投向這些事物的懷抱。所以,無論在線教育的形式何等輕松方便、其學習支持如何完美周到,都無法保證讓大多數人認為學習是一個很迫切、很必須的事情。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在線教育提供的方便周到都無法激發他們源自內心的學習需要。
到底什么才是“互聯網+”時代在線教育發展之魂?筆者認為,“互聯網+”時代的在線教育應該著力解決大多數人不愿學習這一終極惰性:不應局限在不斷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要,而是要以激發學習者的學習需求為己任。這才是新時代在線教育的發展之魂。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是學習需要,而非學習興趣。對于大多數人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筆者一直抱著悲觀的態度:如果沒有外來的壓力與激勵,大多數人是很難投入到持續不斷的學習中去的。因此,不僅興趣能夠催生學習需求,壓力同樣能夠催生學習需求,并且不能貶低外在的壓力帶來的學習需求。
在“互聯網+”時代,無論是組織,還是個人,都應該充分利用大數據、跨界、眾籌、開放等技術、方式與思維,打破學校的圍墻界限,打破人群的階層界限,打破知識的專業界限,打破個人的年齡、性別、語言、信仰、愛好等界限,無論是采取壓力導向的方式或是調動興趣,去為每個個體創造學習需求,將他們的學習需求激發起來。只有這樣,在線教育才能成為有源之水,才能不為生存發愁,才能為人類學習這一永恒而光輝目標助力。
“互聯網+”時代的在線教育,因自身具有開放、跨界、集合多智慧的特點,所以應當抱著當仁不讓的決心與態度,努力去追求這個發展之魂——不斷創造、激發普羅大眾的學習需求。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