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企業青睞網絡學習系統
對于企業,尤其是業績較好的企業來講,保證員工知識和技能的持續更新,是保持企業發展動力和領先優勢的重要手段。然而傳統的面對面的以教育為中心的學習和培訓方式,由于耗費資源、需要人員集中和脫產、內容更新緩慢、缺乏針對性、及時性和跟蹤管理機制等缺點,已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現實需要。因此,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以人為中心的網絡化學習教育將是最佳的企業培訓方式。
據IDC于2001年發表的有關因特網教育培訓的市場的調查結果,僅美國企業市場就將在2000年的23億美元的基礎上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成長,到2005年達到180億美元的規模。而像IBM這樣的著名國際企業每年為其內部員工在培訓方面的投入更多達20億美元以上。在企業培訓市場成長的同時,培訓內容也正由IT關聯轉向商務知識、業務規范、職業技能等非IT領域。IDC統計表明,2000年非IT的培訓內容僅為24%,但到200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53.8%。
既然企業創新能力的競爭取決于企業對知識的學習、掌握和運用的能力。那么這方面國內企業的表現又如何呢?2002年中國建設銀行總行搭建了企業級的網絡考核系統;2003年春上汽集團奇瑞轎車公司選用網絡考試系統進行員工的內部培訓和考核;2003年3月,河南省國稅系統開始全面構建省級網絡學習教育平臺。2003年4月,延續數月的非典疫情全面爆發,在幾乎全社會都把預防"非典"當作頭等大事來抓的情況下,許多國內企事業單位趁此"農閑"機會積極開展內部業務培訓和考核,而且普遍利用了網絡這一先進的工具和手段,例如:中國民生銀行總行、順德移動通信公司、天津移動通信公司、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市建設銀行、北京天融信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荷澤地區國稅局及各縣局……,仿佛達成了某種默契,眾多業績良好的企業單位紛紛建立自己的網絡考試學習系統,就在整個IT軟件市場處于"非典冰河期"的時候,網絡考試學習軟件的需求卻逆市上揚,一枝獨秀。
那么究竟是什么動力在吸引和促使這些企事業單位主動投入資金和資源去費心建設企業級網絡考核學習系統呢?這樣的系統又是如何保證員工的學習效果呢?帶著這個疑問,筆者分別走訪和調查了部分正在使用網絡考試系統的企業。
根據調查:中國建設銀行總行 是較早應用網絡考試系統的金融企業之一,該行不僅用該系統進行經常性的員工業務考核和練習,還于2002年底成功進行了為期兩天的網上公文知識競賽,參加的建行職工達千人;上汽集團奇瑞轎車公司 一直使用網絡考試系統進行員工培訓和考核,還曾別出心裁的利用該系統進行了若干次的網上問卷調查; 中國民生銀行總行 主要使用網絡考試系統進行金融新產品新業務的掌握培訓; 順德移動公司 在招收和培訓新員工時普遍采用網絡考試的方式進行; 萬科集團 全國分支機構眾多,員工數千人,使用網絡考試系統進行培訓學習既不受地域限制又能節省時間和成本; 天融信公司 則利用網絡考試系統進行網絡安全專業的TCSx認證考核;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 在培訓高級機械制造技工時采用網絡考試系統收效不錯,還有 香港至卓飛高線路板(深圳)公司、昆明鐵路局 等企事業單位,他們大都是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提高員工素質,所以才"精明地"選擇了網絡考試這種快捷靈活節省成本的方式。由此可見,不少中國企業已經意識到:由高素質員工組成的團隊是企業可持續性發展最重要的源動力之一。一直以來,員工技能培訓、業務學習、專業考核都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一環,但是如果用傳統的員工集中培訓和考核方式,企業付出時間和經濟成本太高,資源浪費太大,即便是大企業也無法經常進行,而廣大中小企業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現在,隨著網絡和電腦逐漸普及,部分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所以只要采用合適的網絡考試軟件,企業就能隨時隨地進行全員培訓、學習和考核工作,而每次考試花費的成本則無論企業規模大小都能承受。
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考試大國而言,考試不僅僅是學子們天天向上的壓力,業已逐漸成為企業單位員工自覺充電的動力。相信許多企業管理者都有著與教師同樣的體會,沒有考試要求的學習,結果通常是學習過程缺乏效率、知識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學習進度緩慢,而企業職工的培訓更是容易流于形式。所以,部分引進網絡考試系統的企業采用硬性考試要求與考試成績獎勵相結合的培訓模式,用同步練習、闖關競賽等靈活的考核方式,把企業的培訓管理與員工的獎罰考評進行有機的融合,從而充分的調動了員工的學習自覺性和考核主動性,達到了非常好的實踐效果。因此 ,許多把建立學習型企業文化列入發展目標的企業開始了,企業考試制度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保障,光有培訓沒有考核的學習是很難收到良好效果的。
現代網絡教育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的員工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方便快捷地通過網絡、軟件等科技手段進行主動的學習和交流。筆者相信,隨著網絡的進一步普及,越來越多的成功企業都會把網絡考試和培訓形成制度,長期進行下去。因為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經成為企業創新和提高企業生存與發展能力的主要資源,而人作為企業和知識的主人,其學習、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也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創新、生存與發展能力,最終決定著企業能否可持續發展。